http://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CHUNGTAT
仲達
2015年3月6日
「如果負擔唔起就唔應該買樓啦!」
這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上周六接受電台訪問,被主持問及為何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於上周五的最新收緊按揭措施中,連自用上車客都受打擊時之回答。
如果負擔唔起就唔應該買樓啦------這是量力而為,是人生智慧、老生常談,但同一句說話,由不同的人說,聽眾會有不同感受:如果是親友說,你當然不會難過,但高官說,言者未必有心、聽者肯定在意,像是囂張地說「唔夠錢唔好學人買樓」,就會被人指責涼薄,影響形象,民望下跌,甚至帶來施政障礙。因此,從政者一般都會謹言慎行,減少失言帶來之負面影響。
那麼,民望在一眾高官中一向甚高的財爺,何出此言?
無他,出SSD,趕走了炒家;出BSD,趕走了公司客及外地人;出DSD,連投資者也意興闌珊,但樓價在呆滯了一年後還是繼續上升,所以財爺不得不面對一個難堪的現實:現時的樓價繼續上升,全賴上車客的需求,絕非反對派及民間所指樓價是由炒家及大陸人炒起。
無可奈何之下,唯有出招打擊自用的買家,不惜減低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由七成至六成,這個影響有多大?
據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分析,700萬元以下新造按揭佔整體成交七成,而當中按揭比率高於六成者又達七成,即是49%、近一半的個案之按揭成數超過六成,估計未來會有一半上車客受到打擊!
如此廣的打擊面,不可謂不辣,影響層面甚至比DSD更廣,相信中細價樓的交投將會呆滯至少數個月,甚至長達一年,最悲哀的,莫過於靠成交量搵食的地產代理,看來又會有一批代理要轉行。
有指發展商會透過二按等方法替買家減辣,讓買家可以付少一點首期買樓,這的確是事實,因此若小業主想賣樓,確實不可能像發展商般提供二按甚至各式印花稅補貼,相對處於劣勢。然而,樓市是否真的逆轉,仍言之尚早,如果只得一層自住樓,筆者倒是不建議閣下沽空自住樓博低價回購賺差價了。要記着,買樓的印花稅、代理佣金、裝修費用及各式雜費等所費不菲,而過往數年已有不少自作聰明的業主,現正承受租金持續攀升、樓價又比當天賣出更高的雙輸局面,即使只想回購相同區份、相約樓齡及面積的單位,已非常困難。
至於買不起樓的準買家,轉買為租,在今天租盤乾塘的情況下,使租金繼續增長,會否倒頭來支持樓價,值得各位反思。
一言蔽之:自用終需被打遏,唔夠錢就咪買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