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仲達: 史上首次再流標

http://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CHUNGTAT

仲達
  2014年2月4日

仲達

天水圍天榮站上蓋項目,再次流標,成為史上首個兩度流標的鐵路上蓋項目。政府原定本財政年度推出四個鐵路項目,提供約5,700伙,但暫只批出規模最小的朗屏站(南)項目,涉及720伙,達標率僅約12.6%,鐵路住宅供應嚴重落後4,980伙。而將軍澳86區第四期及西鐵元朗站兩個項目,至今仍然未有眉目。


筆者於去年二月底時曾撰文< 仲達言 - 零入標 >探討此項目首次招標時零標書的罕見現象,得出的結論是「地產及測量師等業界認為,此項目補地價連入場費,至少逾26億元,平均呎價達3,152元,連同日後的建築成本,日後開售呎價少說也要7,000元,較同區二手現樓大幅高出四成,使發展商對新盤的承接力有所懷疑,卻步入標。」


港鐵今次再度推出此項目,有所反思及調整招標條款,包括不設既定補價及入場費、取消分紅及港鐵可於日後以市值1.6倍回購此項目,不可謂沒有讓步。


既已讓步,又為何流標?
銀碼大?不,地產業界普遍對此項目估值22.60至24.56億元,此銀碼不算高,不少中小型地產商也有能力染指。
每方呎樓面地價太高?見仁見智,按照此項目總樓面面積約九十八萬多平方呎及上述估值計,每方呎樓面地價僅2,300至2,500元,純論呎價,仍屬近年各區地皮中極低類別。


然而,若果將每方呎樓面地價加上建築成本,再與此項目附近之樓盤現價比較,就可發現此項目之雞肋本質:就算按每方呎樓面地價2,300元,加上約每平方呎3,000元的建築費(請謹記,這是現時的建築成本,近年建材價格及建築工人薪金大升,按此趨勢,數年後可能已達每平方呎4,000元),每平方呎成本已達5,300元;看看中原地產的資料,比較之下,今天嘉湖山莊的平均實用呎價僅五千六百多元、而鄰近此項目的柏慧豪園平均實用呎價也只是六千五百元左右,要是建築費真的上升至每平方呎4,000元,總成本上升至每平方呎6,300元,根本毫無利潤可言。


可能有人會說,建築費會升,樓價也會升,新盤又以溢價賣,怎會不賺錢?建築費上升是事實,但樓價是按照市場參與者對該區的可接受程度而定,天水圍遠離市區,亦因種種悲劇而予人較為負面之感,加上輕鐵天榮站遠離天水圍西鐵站,吸引力大減,必然不是大受歡迎之項目。至於新盤以溢價賣之說,更與現況脫節:連港島核心區、毗鄰灣仔港鐵站的囍滙都要以低於市價作招徠,近日推售的一期銷情更遠遜氣勢如虹的二期,那麼遠在大西北、偏離西鐵站的輕鐵天榮站,憑什麼以溢價推盤?


還有一點備受忽略的,就是今次連雄心勃勃進軍香港市場的內地地產商,都像視而不見似的,毫無興趣,反映輕鐵天榮站項目的確是欠缺吸引力,流標主因並非本港地產商杯葛招標。


在3D辣招及政府揚言樓市再升會毫不猶豫推出新一輪調控措施的陰霾下,輕鐵天榮站項目,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行文至此,想起施政報告提出大埔、元朗、屯門等多幅遠離主要港鐵站的地皮將會轉作住宅用途,究竟每平方呎樓面地價要多低,才能成功吸引發展商爭奪?
一言蔽之:雞肋本質仍未改,史上首次再流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