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m/pb3.cfm?File=20131113/pba01/01.txt
文章日期:2013年11月13日
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明報》報道,行政會議前成員林奮強成立的智庫「香港黃金五十」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未來20年本港勞動人口將減少20萬,導致未來15年本港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減少13%。為彌補勞動力減少所帶來的經濟影響,他建議明年起本港應從海外引入移民,希望至2031年合共有約20萬人移民來港。
事實上,早前香港政府推出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已提出香港要警惕會出現勞動人口萎縮的情況。筆者想指出的是,縱然香港人口持續增加,令住屋需求上升,但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會有能力和極強意欲買樓嗎?這些非勞動力人口可能更傾向與家人同住,又或選擇居於政府提供的公營房屋。
所以,如香港未來勞動人口真的減少20萬,又未能藉輸入移民補充,香港的新增住屋需求,未必可全轉化為置業需求,最終會減弱了香港樓價的支撐能力。
林奮強預計,未來15年本港將迎來新一輪退休潮,預計本港GDP將減少13%,相當於每年增長減少1%。另外,部分企業會因受退休潮影響倒閉或縮減規模,令政府稅收減少,間接導致私人及公共投資減少。若是如此,筆者認為同樣不利香港的經濟和樓市。
為彌補退休潮帶來的經濟損失,林奮強建議明年起引入3000名高質素移民,之後每年遞增1000人,預計至2031年共可引入約20萬人來港,而這批新來港移民應是高質素精英而非低技術勞工,故達20萬是「合理的數字」。
撰文: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