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新高與劈價同時出現?

http://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CHUNGTAT&id=26909#84250

仲達
2013年11月12日

仲達

有朋友問筆者,為何近期二手市場陰陽怪氣,成交淡靜不在話下,還要同時創出新高呎價和劈價成交,究竟以新高呎價買入的買家是否太勇(他的用字是發癲,不太文雅,改為太勇較佳)、而低於市價賣樓的業主是吃了虧,還是在大冧市前早些出貨?
一個成交必定需要買方及賣方,即看好者和看淡者,全港那麼多二手成交,個別買家的買樓原因及個別業主的賣樓原因難以用作判斷市況的標準。反而,二手成交淡靜,反映的是一種現象,而這現象,才是讓新高呎價和劈價成交同時出現的主因。為了使友人易於明白,筆者以下列例子嘗試考考友人:
以下數項物品,有何共通之處?
1. 訂價千萬的超級跑車
2. 難以客觀訂價的陳年紅酒
3. 1968年發行的極罕有錯版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
4. 清末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
友人思索了一會,看不透四者有何共通之處,道:「第一項是車、第二項是酒、第三項是郵票、最後是珍貴文物,難以看透其共通之處呢……勉強要說的話,應該說四項物品都非常貴吧!」
筆者答曰:「貴,只是表象,雖然可以勉強歸納為四項物品都非常貴,惟他們真正的共通點,我指本質上的,是有價無市!」
行文至此,可能有讀者會質疑以上四項物品,只要有人願意高價競投/購入,就會有成交,事實上,以上各項物品確有成交,最驚人的是清末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中的馬首,在2007年何鴻燊先生以天價的6,910萬港元成功競投,所以不能說是完全的「無市」。
然而,大家也不應忽略,上述物品都有若干程度的投資價值(筆者上述的排序,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按該物品的稀有程度而定),既然是投資品,就不得不看看其套現能力:套現能力,指的不只價錢,還有在短時間內能以合理價格成功出售,換取現金的能力---當然,極稀有的投資品,其價值會隨年月而增加,隨非你急於套現,否則無謂出售;但如果你需要資金周轉,而手上所有資產都是這類難以在短期內以合理價格出售的,債主就會迫你賤賣資產了。
花了一番唇舌,想指出的是,具有甚高投資性質的本港樓市,在多項調控辣招下,少於三年內轉手要罰SSD、BSD趕走公司及外地買家、DSD把收租客都趕跑了,套現能力大減,有價無市、缺乏成交,令買家或賣家之中,只要某一方着急,就被抬價或被迫劈價,這才是使新高呎價和劈價成交同時出現的主因。
一言蔽之:有價無市自有因,套現能力要看真。
附註:錯版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及清末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都有很豐富的歷史背景,大家有空可自行搜索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