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m/pb3.cfm?File=20131219/pba01/01.txt
文章日期:2013年12月19日
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美國聯儲局終宣布將從明年開始削減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啟動退市程序,但規模較預期略小,暫每月只減少買債100億美元,兼暗示可能在較長時間維持超低息,刺激美股道指和標普指數同創新高收市,而港股今早高開,但在十一時前已倒跌。
雖然股市在聯儲局啟動退市下不跌反升,但也要留意各主要外幣包括歐羅、日圓等都受壓,而美國10年期債息也攀上2.9厘以上收市,說市場對退市完全沒負面反應,實過於片面。
雖然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表示,整個買債計劃估計到明年底才結束,還暗示維持超低息的時間,可能較之前承諾更長,但筆者一直指出,美國所謂不加息,只是不加銀行向聯儲局拆借的短息,至於長息,只能透過買債或放水來壓低息口,減少買債,長息自會有上升壓力,現在10年債息的上升阻力位在3厘左右,與現水平只差0.1厘左右。
更要命的是,一旦退市啟動,雖然速度仍慢,但未來每聯儲局開會,又變成市場猜測其會否進一步減少買債,因此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那美國退市對於香港的樓市又有何意義?筆者認為,縱使美息未必一時三刻會升穿3厘水平,也會在這相對一年多的高位徘徊,相比之下,香港住宅整體租金回報率低於3厘之餘,若扣除管理、差餉及折舊等,實際淨租金收入只有約2厘多一點。
在此情況下,即使香港按揭息口不加,以買樓收租計,肯定變得不吸引,且不能對抗香港高於4%的通脹率。
因此,筆者認為樓市縱使未必因美國啟動退市而急跌,但也難有大升空間,而港府昨天公布的賣地數據,估計今年賣地可興建1.37萬個單位,為13年來最多,也是打算買樓人士應留意的。
香港過往十年樓價大漲小回,主因是「雙低」——超低息和超低供應,而這兩個因素都已開始在改變。筆者想起中國人的一句話:大風起於青萍之末……
撰文﹕陸振球 (明報地產版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