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14年1月30日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m/pb3.cfm?File=20140130/pba01/01.txt
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明日便是馬年,也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位的最後一天,到了2月1日,即年初二馬年開年的一天,新一任聯儲局主席耶倫便會履新,對全球的經濟及投資形勢,會有何影響?
近數十年,每逢聯儲局換主席不久,都會出現金融動盪,如伯南克上任後,便出現金融海嘯,而昨天伯老在主持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後,宣布第二度削減買債規模,令美國啟動退市變得更確定,觸發美股和港股急挫,會否令正在調整的香港樓市進一步添壓,大家不宜掉以輕心。
有說當年出現金融海嘯,乃因伯南克前任格林斯潘維持低息過久,到離任前才開始加息,及至伯南克再延續加息步伐,終於出事,猶幸伯南克乃研究1929年美股大跌後出現大蕭條的專家,及後推出貨幣量化寬鬆(QE)等創新措施,美國才不致重現大蕭條。
然而,數輪QE亦將美息推至接近零的歷史新低,現在伯南克又如格林斯潘一樣,在退出舞台前啟動退市,會否又會「歷史重演」?
伯南克的功與過,將來歷史自有評論。而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卻急急為自己作出正面的評價。
奧巴馬周二晚發表任內第五份國情咨文,開首便列舉出任內一系列經濟成果,包括成功令失業率降至近5年新低,樓市反彈,製造業職位自199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增長,政府預算赤字亦大幅減少超過一半。
奧巴馬續稱,美國在近10年來首次超越中國,成為全球商業領袖眼中最佳的投資地點,因此他相信今年美國將取得重大進展,「經過5年艱苦堅持的努力,美國已較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更好地為21世紀作部署」。奧巴馬又稱,希望與中國及歐洲合作,透過建立出口伙伴關係創造就業。美方需要建立推動貿易的機構,保障本土工人與環境,並為美國產品開拓新市場。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美國被視為全球最佳投資地點之說,相信是基於國際顧問公司科爾尼(A.T. Kearney)去年一份外商直接投資信心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奧巴馬任內推動了美國能源革命,頁岩氣開發突破令美國能源價格大幅下調,製造業成本大減,推動行業高速增長。報告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動力加上技術人才、供應鏈配套等堅實基礎,重新吸引投資者青睞。相比之下,中國在環球經濟危機中面對出口脆弱問題,政府正加緊催谷內銷市場,促使經濟由投資主導轉型至消費主導,2012年中國消費佔GDP的比率於首次超過投資,但其經濟高速增長仍對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
美國是否已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的最佳投資地區,筆者未敢斷言。不過美國股市表現過去數年確是遠勝中港的股市,而美國樓價過去一年升了十多個巴仙,也遠遠好過香港去年的樓市。
筆者認為,過去靠投資香港「磚頭」致富的人,也是時候放開眼界,才容易更上一層樓。
撰文﹕陸振球 (明報地產版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