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omebloggerhk.com/37814/
諗sir,
你好!本人31歲,單身,在內地工作,月入RMB45,000(約HKD55,000),有借貸,所以每月還款HKD1萬(至2017年1月),現每月可以存款最多HKD2萬。由於早年揮霍,股市失利,只有基金加基金約30萬,儲蓄亦只有10萬。完全沒有方向,如果不靠父母幫助,如何有效地增加現金存款?有適合的投資方法?希望諗sir可以教路,盡快買到樓。
迷茫上
answer:
相信讀者財務情況反映了不少港人、三十之前有錢就洗,淨低就炒股。最尾發現「洗錢好過炒股」絕不為奇。因發覺食飯同睇戲至少係「洗左」係自己身上,買股如倒錢落海。其中亦有些人得出「投資無用既結論」,只花錢而淪為月光族。
做法過了火
有時在尖沙咀教室遇上些同學頗不修邊幅的,同意人不可以貌取,惟發現呢類同學很專心在股票投資,外表觀感少去打理。他們均覺得「投資是唯一出路」、專心鑽研。筆者看法是他們做法過了火,成幅身家拎去買股票希望一朝發達。其實股市專收叻仔,打工要贏只需同全公司幾百人鬥、炒股票要同全世界幾億人鬥。較好處理手法是,25歲前全輸無所謂,25之後每月儲起既錢一半存活期、一半作投資。勿讓投資失利打算個人買樓結婚之部署。
至於另一討論是:「人係唔係一定要買樓!?」先表達同意前輩曹仁超所言,收租對整個經濟是最沒幫助的行業。亦想指出中國歷朝崩壞之前、土地價值都會飛漲。什麼貨幣貶值同買唔到樓、其實在中國每朝皆現。今時在港經歷的不是新鮮事,只是每時代發展之循環當中之一節。自2010年起的辣招對阻止富豪作土地兼併有減慢之效,令炒賣土地的情況實有所舒緩。但若你相信事情蘊釀萬一過了拐點之後便無法停止,香港的地價長遠而言仍會在高水平、要生存在城市不好創作、只好買地(樓)。這樣看很悲觀,但亦是實情。所以正因如此、坊間出現了不少講移民既書。由於筆者在此範疇不熟悉,所以只好說說要留係度既話點去投資。
1000萬以上的財富高度是不屬於打工仔的
正所謂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對社會好又想搵錢一定係創業,但若你一心只想(又或被迫)做個打工仔、你的理財目標最好先架置在「每月唔返工都有糧出」過位置。敢講1000萬以上的財富高度是不屬於打工仔的,因為$30000*12*30 = 10,080,000。即你搵三萬銀一個月,成世唔食唔住都只可用30年儲到一千萬多少少。當然如你打工搵十萬銀一個月又另作別話,小眾討論,不妨另發電郵予筆者。要「唔返工都有糧出」,要有兩個朋友: 1.本金 2.回報
400萬係邊度黎先!?
若你的本金係400萬,而回報有7%一年,即一年收280,000,每月唔返工都有$23,333。
講到呢度當然會諗:「xxx, 400萬係邊度黎先!?」
明白一個人儲好難,所以,你應該搵多兩個租客同你儲。你認為每日睇下你隻股票升定跌易掌握定係問你個租客收租有把握? 好明顯筆者選後者,然後用原本睇股票既時間去同家人相處,又或同班中佬踢下波,試圖找回人真正應有的生活。至於一年7%之回報,在面授時再談,已是保守假設,當然要超22%一年亦先說是不可能。
或者你又再諗:「我有x首期呀?」其實,首次買樓只要付樓價一成作首期、次者兩成。當然用途基本上係自住。不過既然而家車都可同朋友共用,只要你稍有知識一定知點去規避風險。另外什麼收租煩又驚租霸,其實只要你見慣了,來來去去又咪係個幾個問題。筆者可傳授經驗、又或看倌可選擇自行去累積。很多時只要你用心去開展了事情,會發覺成件事無你想像中咁艱難。
講返買股票,後生同中年都應買,不過緊記係輔助而不是主要。即萬一輸股票、不會影響你到目的地的時間。贏就行快一點。不少人很熟練買股票落盤,但想問問各位買股前有冇睇清楚在港上市的規則呢? 踢波打聯賽都要先講明踢幾多分鐘同贏波有幾分啦,大家買左咁耐股票都唔睇下上市守則、亦不為股票之估值方法作了解,咪就方便左有些上市公司主席亂搬龍門去搵你銀攞。本篇不談方法、先講想法。希望幫到筆者自己同各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