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政府不再堅持高價賣地

文章日期:2014年3月26日

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月初毗鄰科學園的大埔白石角臨海地流標後,上周五截標的對岸馬鞍山白石地皮,昨宣布由新鴻基地產(0016)以18.26億元低價奪得,每呎樓面地價僅約4241元,屬市場預期的下限,和年半前長實(0001)投得的鄰近彩沙街地皮(每呎樓面地價約5160元),每呎地價更低約18%。市場一直有一種說法,地皮價與樓價,就如期貨價與現貨價的關係,若地價走軟,反映發展商對樓市前景變得審慎。

筆者上周與長實負責建築事務的執行董事鍾慎強飯局,便談及繼天榮站項目兩度流標後,白石角豪宅地也以流標收場,令市場嘩然的事宜。鍾指出,天榮站和白石角地各有缺點,令發展商出價審慎,更重要的是現時建築費高企並繼續攀升,但樓價至少短期難看到上升空間,發展商買地起樓要賺錢極難,自然低價投地;他認為,若政府不改變對地價的評估,上述情况惡化,則買樓起樓的風險增加,流標情况將愈來愈普遍,甚至會影響政府房屋供應能否達標。

筆者覺得,今回馬鞍山地皮以低價成交,或反映政府已意識到若要土地供應暢順,再堅持以高價賣地,其實不切實際。若政府真的改變態度,未來或會有更多地皮以低價售出,進一步打擊附近二手市場的樓價。

鍾慎強當日表示,天榮站地皮有融洞風險,估計地皮之上只有一半至最多三分之二可興建樓宇,令發展風險大增,發展商自然不會以高價投地。至於白石角地,則有噪音問題,且樓宇佈局「剪裁」不容易,也令發展商出價審慎,但政府似乎並沒有因應市况調低可接受的地價水平,於是造成流標。

其實,長實已有接近一年半沒有成功在香港投得任何地皮,反映該集團取態審慎,鍾慎強以早前中資財團投得的啟德地皮為例,以每呎近6000元售出,在長實自己計算,實在難以賺得合理利潤,「地價每呎6000元,加上4000建築費,4至5年的利息及『燈油火蠟』要2500元,每呎已合共要1.25萬元,和現時同區樓價相若。那何來合理利潤?」

鍾慎強續道,樓價主要受地價、建築費、利息及發展成本等多個因素影響。現時,建築費不斷上升,已較5年前增加超過一倍,並有持續上升之趨勢;發展期延長,亦往往令利息等成本增加,這些均是發展商在進行項目評估時,必須計算之成本預算,「發展商計唔掂數,除非政府願意調低可接受的地價,否則流標便會愈來愈普遍!」

他指出,現時建築費中,建築工人的工資約佔一半,四大原因會令其續有上漲空間,「一是十大基建陸續上馬;二是政府增建公屋和居屋;三是加推的地皮相繼動工;四是如澳門等也搶走不少建築工人」。他認為,要紓緩這情况,便要考慮放寬政策,讓更多內地建築工人可到香港工作,「這不單是工資的問題,一些時候,就算有錢也請不到人,根本是人手短缺,且出現行業工人老化的問題」。他又說﹕「開頭,一或兩幅地皮流標,大家可能不在意,但若情况愈來愈普及,那最終便會影響了房屋的供應。」

「政府又想令樓價跌,令更多市民可置業,又不調低地價,如站在做生意的角度,那不算錯,但現實卻造成了矛盾,令到發展商難做,導致流標……一些內地發展商初來香港高價搶地,可能不了解香港的情况,在香港經營已久的發展商,卻會知道計唔掂數,不會冒進買地。」他說。

他又指出,建築成本不斷上升衍生的另一些問題是,建築承判商容易蝕錢,便可能拖數甚至欠薪,建築工人又以為建築商仍可以很賺錢,便容易出現衝突和糾紛。

其實,相繼有地皮流標,但包括投標的發展商,以至外界都不清楚整體發展商的出價,亦不知道政府可接受的底價,到下一次招標地皮時,雙方仍可能要「估估吓」,增加流標的機會,也令地皮招標的透明度,低於直接推地拍賣。

鍾慎強說,新加坡每次招標後,都會將所有發展商的標價公開,透明度極高,如香港政府也能將所有標價公開,他對此「表示歡迎」。

鍾又指出,發展成本高漲,除了建築材料價格和建築工人薪金不斷飈升,政府在審批項目時愈來愈嚴謹,拖慢了建築進度,也會增加了項目的利息成本和涉及的風險。他說﹕「以前取得地皮,可能3至4年已可完成建築,但現在隨時要5年至6年,利息多付了,時間長了,也令面對的風險增加,則投地時自然更審慎,出價也會受壓,令流標的機會增加。」

撰文: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