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13年11月28日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m/pb3.cfm?File=20131128/pba01/01.txt
陸振球(明報地產版主管)
今日《南方都市報》刊登了對李嘉誠的專訪,李氏在訪問中除了以公司的投資比例力證沒有「撤資」意圖,以及在談及政治時說不希望香港出現「人治」,也涉及港人極關心的另一議題——香港和中國的樓市。
內地網站引述《南方都市報》指出,李嘉誠在訪問中被問及對「地產霸權」的看法,他說「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我們在外地賺的錢遠遠多於香港,過去兩三年我們在香港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內地的地價也飛漲,我們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
「今年至目前為止,我們僅獲批出一宗總值只得30億左右的樓盤,位居最末,以致我們今年全年賣樓只得約40億港元,僅及過去兩年每年銷售總額260億至270億之間的15%左右,是13年來最差的一年。」
「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地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我們是一家小心經營的公司,長實今天的負債比例是4%,和黃是21%,以其這麼大規模的公司而言,在外國是屬於低的比例,還有在加拿大的Husky,負債比例只有12%,也是非常低的,這是我做生意的原則,對於債務和貸款問題,非常小心處理,如履薄冰。我在1950年開始做生意,到今天已經60多年,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也一路走過來。」
「而且大家都知道香港地產市場一直由政府政策主導,不論從土地供應到投地條件的設計、房地產稅務政策等,並非由地產商決定,因此『地產霸權』並不屬於地產商。」
對於內地樓價高企,國民難以買樓,李嘉誠則回應:「這個都不用我說,你看現在內地政府部門都說要調控樓市,說房價太高,不聽他們的話,還可以聽誰的話?……是的,價格漲太高,一般老百姓已經難以承受。所以近期也看到政府出台了調控政策,譬如買二套房限貸等。現在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危險,要很謹慎,很小心,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李嘉誠續稱,長和系在香港的中區擁有的物業大約有380萬平方呎,總市值1300億港元;內地方面,位於最佳地段的收租物業包括上海、北京如東方廣場等亦約有500萬平方呎,總市值至少400億港元,內地、香港兩地只是收租的物業市值就有1700億港元,全部海外收租物業市值只是內地、香港兩地的5%。
「高賣低買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就全世界而言,從來沒有批評過我們撤資,惟獨香港傳言不斷,令人遺憾……現在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危險,要很謹慎,很小心,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超人」說投資要「高賣低買」,大家覺得香港樓價是高還是低?而他說一生的原則是不賺「最後一個銅板」,大家可又認同?
撰文﹕陸振球 (明報地產版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